从“用户为先”到“AI驱动”,阿里能否重燃动力?
2025-05-15 18:21 文章来自:公众号:港美通讯 收藏(0) 阅读(870) 评论(0)

2024年5月14日,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。这份财报既是阿里“1+6+N”组织变革后的首份完整年报,也是其回归核心战略的阶段性答卷。数据显示,阿里全年收入达9411.68亿元,同比增长8%;经调整EBITA利润同比增长12%至1650.28亿元。尽管核心业务呈现复苏态势,但净利润下滑、投入成本攀升等问题仍引发市场争议。

核心电商

淘天GMV双位数增长,用户战略显效但利润承压

作为阿里巴巴的基本盘,淘天集团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%至932.2亿元,线上GMV及订单量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。这一表现得益于平台对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:88VIP会员数量突破3500万,同比保持双位数增长;通过“全站推广”等营销工具提升商家ROI,客户管理收入(CMR)同比增长5%。

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强调,淘天集团的战略聚焦于“好商品、好价格、好服务”,通过升级物流、客服等体验,提升用户购买频次与动销率。例如,在服饰、电子产品等非刚需品类中,淘宝通过算法优化商家投放效率,使广告ROI领先行业。瑞银报告指出,3月商家在淘天的转化率与回报率已优于其他传统电商平台。

然而,淘天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%,反映出低价竞争与用户体验投入对短期利润的挤压。市场担忧,在拼多多、抖音电商的夹击下,淘天能否平衡增长与盈利。

AI+云

AI收入三位数增长,公共云战略重塑竞争力

阿里云第四季度营收255.95亿元,同比增长3%,经调整EBITA同比大增45%至14.32亿元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,成为拉动云业务的核心动力。

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表示,云业务增长主要来自公共云与AI产品的协同效应。例如,通义千问大模型通过与阿里云基础设施的深度优化,为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AI推理服务。2024年4月,阿里云进一步扩大公共云产品降价范围,推动中国市场云采用率提升。此外,阿里云开源的多模态模型Qwen2.5-VL和旗舰模型Qwen2.5-Max,衍生模型数量已突破9万个,全球开发者生态规模领先。未来,AI基础设施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将是关键增长点。

国际商业收入增长45%

速卖通Choice成增长引擎


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5%,速卖通Choice业务贡献70%订单,跨境物流时效提升一倍。Trendyol在海湾地区的扩张进一步巩固区域优势149。然而,国际业务亏损同比扩大至40.8亿元,显示高投入换增长的策略仍在持续。如何在欧洲等成熟市场提升变现能力,将是下一阶段的核心挑战。

菜鸟季度收入增长30%,跨境物流履约服务贡献显著。其“5-10日达”覆盖14国,与速卖通形成深度协同。然而,菜鸟撤回IPO后,市场对其长期资本规划存疑,物流网络的高投入能否持续仍需观察。

国际数字商业集团(AIDC)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%至274.5亿元,其中速卖通Choice业务订单占比达70%。财报显示,跨境业务通过“半托管”模式优化履约效率,在韩国、东南亚等市场实现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改善。尽管AIDC当季经调整EBITA亏损扩大至49.52亿元,但管理层明确表示将加大重点市场投入,平衡规模与效率。

重构与隐忧从“大锅饭”到“分兵突围”

组织变革初见成效,但非核心业务拖累整体表现。“1+6+N”架构下,六大业务集团分化明显:国际商业、菜鸟、云智能以规模扩张优先,本地生活与大文娱则以减亏为目标。尽管国际商业对营收增长贡献超40%,但高鑫零售、盒马等非核心业务亏损加剧,拖累“其他业务”板块。阿里近期出售银泰等资产,进一步明确聚焦主业的决心。

尽管全年调整后EBITA利润增长12%,但Q4净利润同比暴跌96%,引发股价震荡。市场对阿里“重投入、轻利润”的策略适应性不足,尤其在电商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,投资者更关注可持续盈利能力。

阿里能否突破“大而不倒”困境?

尽管阿里巴巴全年营收规模领先京东、拼多多,但其增速(8%)低于拼多多的59%和京东的6.8%。不过,阿里在AI与云领域的布局已形成技术壁垒:云业务市场份额达36%,AI相关收入增速远超腾讯、百度。

吴泳铭在财报中强调,2024年将“以进攻姿态抢占新市场”,AI与全球化是核心方向。淘天计划通过AI工具提升商家效率,云智能则致力于打造“性价比标杆”的AI开发平台;海外业务继续加码半托管模式与区域扩张。然而,竞争环境日益复杂:国内云市场面临华为、腾讯的挤压,海外电商需应对Temu、Shein的激烈价格战。

分析师指出,阿里巴巴需警惕拼多多通过TEMU海外GMV(同比增840%)带来的全球化竞争,同时需应对抖音电商对用户时长的争夺。但吴泳铭强调,淘宝的“万能生态”与AI驱动的效率提升,将构成差异化优势。

尽管国际业务亏损扩大、自由现金流下降等挑战仍存,但阿里在技术基建与生态协同上的投入,正为其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。阿里巴巴2024财年的业绩表明,其战略聚焦已初见成效。电商基本盘通过用户体验升级重回增长轨道,AI与全球化业务则成为新增长极。阿里巴巴能否在AI商业化周期中兑现市场期待,将成为其估值修复的关键。

未来,在“用户为先”与“AI驱动”的双轮战略下,阿里能否在核心业务上实现质变,在非核心领域果断取舍,将决定其能否在下一个十年重现辉煌。正如马云所言:“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”,阿里的变革之路,仍需时间验证。

(本文综合自东方财富网、腾讯新闻、中国经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)

相关阅读:

腾讯Q1财报发布:To B业务从“成本中心”转向“利润中心”

京东物流财报分析:业绩增长与挑战并存

马拉松 “高攀不起” 背后

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 行业生态面临重塑

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聚焦:数智融合如何驱动金融未来

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与市场逻辑重构

京东外卖战略布局:借保障骑手权益,构建商城联动新生态

中国金融科技出海大时代  国内企业该如何把握先机

腾讯ESG报告:以数字技术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

抓牢汽车市场增长机遇 金融科技赋能汽车金融公司高质量发展

中国不需要SaaS吗?可能用友YonSuite会带来全新的视角